
键位配置上的变化,可以提的东西非常多,不同的国家有不一样的配置(甚至同一个国家,也会出现不同的配置,如Enter的设计);环境空间大小不同,也有 大小不同的键盘。甚至台式机键盘与笔电键盘也都有歧异(光是笔电键盘的歧异,在配置上也都有很大的落差)。而本篇这次所要探讨的,是键盘体积的大小与相关键位发展的相对关系。比标准键盘小的键盘蓬勃发展的原因:
这点从键盘整个发展方向来看,能够看出一点痕迹。尤其是桌上型键盘,可以看得出来,不再是只有标准的,大大的键盘。体积发展也有越来越小趋势(也许应该这样说,体积较小的键盘越来越多)。

当然,会发展出小键盘,固然与现在使用电脑的空间变小有关,事实上另一方面由于笔电越来越普及,一来人们越来越可以适应使用小的键盘,二来让桌上型键盘也有行动发展的可能性。换成另一个普遍的说法,就是所谓的笔电外接用键盘。
比标准键盘小的键盘发展时,并没有适当的称呼
而事实上,由标准键盘逐渐缩小,势必会减少按键数量,而这按键的减少,该怎样配置,才是最佳化的想法,这点在各厂商眼中,似乎看法都有所不同。也就有了各 式不同配置产生。不过在这过程当中,称呼并没有跟上,除了标准键盘的名称是很确定之外,在发展上厂商几乎没有很明确定义这样的体积,这样的键位配置,是什么样类型的键盘(称呼Mini的最多)。也因此造成了称呼上的混淆,举个简单的例子,键谈坊就有人对于Mini KB定义感到疑惑。



应该要有个适当的称呼来区别键盘才好
随着键盘大小不同的发展,因此也出现了一些称呼,希望能够有较好的描述来进行沟通。除了Mini名称之外,像compact(紧凑、紧致)、 Tenkeyless(没有数字键区的键盘),其实也就是形容这些比标准键盘还要小的种类。但即便是这样,还是没办法完整描述现今键盘的发展,而且有些称呼又不是很直觉。
之前曾经过某厂商讲的称呼法,将打字区、编辑区以及数字键称之为三区。因此标准键盘就是三区键盘,所以才会有两区键盘,1.5区键盘等等称呼。不过个人认为,这样的描述方式虽然统一了,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但总觉得不是那么理想。
一直到了键盘玩家alps.tw在键谈坊提出了一个名词,他把没有数字键区的键盘称为80%(目前能找到最早的是在2007年9月24日,因时间有点久 了,不确定他还有没有更早的发文)。原因是数字键区大约占了键盘的20%。随后alps.tw这位玩家,又定义了85%、60%键盘。
因为这样的称呼出现,而且能够有效描述现今键位配置的发展,再加上又直觉,也因此被玩家甚或是厂商广为使用,而这也是个人认为目前最理想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