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龚独牲]
.jpg)
Android手机的核心价值,就是整合众多Google服务以及Google Market,然而这些服务必须支付部份的授权费用,如以Android为基础,自行打造的OPhone界面,或是如PMP、小笔电厂商选择安装没有Google服务之Android;但是对多数的Android手机,失去Google服务,好像少了些什么,尤其没了Market,也间接少了可简单安装附加软件的优势...
.jpg)
但台湾市场中,终于出现一只完全放弃Google服务的Android手机、Commtiva Z1,Commtiva(康法) Z1是由富士康代工,具备240*400、六万五千色电阻式触控显示器,处理器为高通7225、频率528MHz,依照芯片规格,应为ROM256、RAM192(未确认),支持GSM1900,HSDPA,GSM1800,GSM850,GSM900,WCDMA搭配320万像素相机,电池为3.7V、1010mA,并具有侧滑QWERTY键盘,搭配基于Android 1.5之客制化界面,而小弟拿到的这只为九月初释出的开发用工程机,大致与市售版相同,但缺乏S Market等远传客制软件。
.jpg)
.jpg)
外观上,Commtiva Z1算是中规中矩,包括正面三颗实体按键,分别为接听、首页与挂断,侧面音量与相机快捷键,不具备方向键以及轨迹球,机顶则配置Micro USB插槽(兼具充电与数据传输)、Micro SD插槽、3.5耳机孔与硬件开关,吊饰孔位于机身底部,请出油油面手机吊饰示意一下吊饰安装方式,相较于其它几款已经在台湾发售的Android是目前唯一具备键盘的机种。
.jpg)
.jpg)
虽然Commtiva Z1为240*400分辨率,但下方还包括Menu、搜寻与上一页三颗虚拟按钮(转为横向依然位于右侧),实际上除了全屏幕播放影片外,仍为240*360,使用上不太有特别感受到宽屏幕带来的优势(汗)。屏幕是采用电阻式触控,但可用指腹滑动,不像早期电阻面板非得用指甲或是触控笔,这一点还算不错,在某些使用上甚至比Magic的电容触控还方便(所以可以把轨迹球/方向键拿掉?)
.jpg)
.jpg)
QWERTY键盘的注音配置有点诡异,可能是我头脑不好,不太懂他注音键配置的逻辑,有时同一个按键代表两个注音,又有的只代表一个(冷汗),另外就是...虽为中文机型,但拨号界面却没有支持注音查询联络人,加上没有办法与Google的账号直接同步,小弟习惯直接在计算机上从Google编辑联络人,到了这只手机变成没有联络人可用的状况,好吧...算我的错(摊手)。另外,不知道是不是未完成版ROM的关系,键盘推开时亮时不亮,偶而合盖后还会发亮,希望正式版不会是这个样子...
.jpg)
界面方面,相较于Android,具有5个分页,所有的图像、包括指示图形全部重新设计,卡通化的图形有一点即视感...至于看起来的感觉,某些页面的配色有点难以阅读倒是真的,所有的基本图形都跟Android标准有所差异,好不好看是个人观感问题,小弟不予置评,但是基本的功能与操作并不像HTC SENCE一样重新设计过,说穿了就是换了马甲并且多了两个分页的原生界面,通知列当中,相较标准版本则把无线部份独立出来,这是值得称赞的,只不过点进去后还是会跳到系统设定中的页面,而非像某些第三方软件可以直接开闭功能(ㄜ...都特地独立通知选项怎么不做整套),手写输入方面,小弟完全无法试用,因为这只工程机本身没有装中文输入,注音键盘还是请瘾科技那边的联络人帮我找来的(晕),S Market也是另外安装上去的。
.jpg)
.jpg)
界面方面,相较于Android,具有5个分页,所有的图像、包括指示图形全部重新设计,卡通化的图形有一点即视感...至于看起来的感觉,某些页面的配色有点难以阅读倒是真的,所有的基本图形都跟Android标准有所差异,好不好看是个人观感问题,小弟不予置评,但是基本的功能与操作并不像HTC SENCE一样重新设计过,说穿了就是换了马甲并且多了两个分页的原生界面,通知列当中,相较标准版本则把无线部份独立出来,这是值得称赞的,只不过点进去后还是会跳到系统设定中的页面,而非像某些第三方软件可以直接开闭功能(ㄜ...都特地独立通知选项怎么不做整套),手写输入方面,小弟完全无法试用,因为这只工程机本身没有装中文输入,注音键盘还是请瘾科技那边的联络人帮我找来的(晕),S Market也是另外安装上去的。
.jpg)
说到S Market小弟还是要稍微抱怨一下,从撰文的前一天晚上就注册完成,从手机浏览器都可以正常登入会员,可是软件部份一直到写这篇前10分钟才登入认证成功,差点就想放弃。S Market相较Google Market,目前规模完全不能比拟,并且如系统管理或是播放软件等,下载回来的软件稳定度也有点问题,像绿色书城、摇摇解锁等软件,目前小弟好几次都是出现强制关闭的画面;此外,所有S Market下载的软件开启都会提示需要通过认证,搭配当时新闻稿所叙述,到明年元旦之前全面免费,就表示未来会透过这个机制进行部份软件收费与防盗版认证,立意是不错,不过能吸引多少软件开发商开发S Market的软件呢(歪头)
由于一整天没办法连上S Market,也没注音输入,小弟就干脆拿掉SIM卡,开飞航模式当成豪华MP3(一万多的MP3小弟一辈子没用过...)用了一晚,由于可以直接使用3.5接口耳机,就直接把小弟常用的动铁耳机接上,声音方面,细节有所被压缩,低频甚至比小弟现役的SONY A729还略重一些,音场也比较平面(小弟习惯完全不动EQ比较),使用高灵敏度的耳机虽有底噪与细微的电流干扰这点,倒是在一般环境聆听下可接受的范围,对一般的消费者,这只手机若充当多媒体拨放器应可轻松胜任。
.jpg)
由于一整天没办法连上S Market,也没注音输入,小弟就干脆拿掉SIM卡,开飞航模式当成豪华MP3(一万多的MP3小弟一辈子没用过...)用了一晚,由于可以直接使用3.5接口耳机,就直接把小弟常用的动铁耳机接上,声音方面,细节有所被压缩,低频甚至比小弟现役的SONY A729还略重一些,音场也比较平面(小弟习惯完全不动EQ比较),使用高灵敏度的耳机虽有底噪与细微的电流干扰这点,倒是在一般环境聆听下可接受的范围,对一般的消费者,这只手机若充当多媒体拨放器应可轻松胜任。
.jpg)
另外,没有Android专用的Google Map,而浏览器版本也不够亲切,所以远传也自己搞了一套远传行动导航,说真的,图示美工还有待加强,并且强制要启动GPS,不能透过基地台用AGPS或是Wi-Fi简易定位,假设在室内就等于废了一半功能,也缺乏如Google Market内的Places Directory之类的LBS(区域定位服务)服务,毕竟这些LBS服务软件是与Google Map结合,远传的这套行动导航还有待强化,不知是不是工程版轫体的关系,在使用期间未曾顺利抓到卫星信号,希望正式版不会也是这样;至于行动电视台,由于小弟的门号是种花英雄的,基本上也别想试了。S Market的排列跟界面跟原版的Google Market也很像,不过下载安装的逻辑有点不同, S Market要先将软件下载后才会提醒是否安装,而非点选同时就会确认。
虽然有些媒体用先前自行开发手机韧体而被Google警告的案例为这款手机缓颊,但别忘了一般的消费者鲜少会愿意冒风险使用非官方版本的韧体,另外,像是手机的销售量也会影响玩家撰写韧体的意愿,例如已经退市多年的多普达818或是CHT 9100两款手机,至今仍有许多非官方版本的韧体继续延续产品生命,也是由于该手机当时拥有不错的销售量;毕竟手机韧体不像一般计算机操作系统一样,消费者 很难从空白的韧体从无到有打造自己专属的韧体,而驱动程序也不是随便上个官方网站就可以下载,多数消费者对于非官方韧体的信赖度也比较低。
.jpg)
虽然有些媒体用先前自行开发手机韧体而被Google警告的案例为这款手机缓颊,但别忘了一般的消费者鲜少会愿意冒风险使用非官方版本的韧体,另外,像是手机的销售量也会影响玩家撰写韧体的意愿,例如已经退市多年的多普达818或是CHT 9100两款手机,至今仍有许多非官方版本的韧体继续延续产品生命,也是由于该手机当时拥有不错的销售量;毕竟手机韧体不像一般计算机操作系统一样,消费者 很难从空白的韧体从无到有打造自己专属的韧体,而驱动程序也不是随便上个官方网站就可以下载,多数消费者对于非官方韧体的信赖度也比较低。
.jpg)
Commtiva Z1以一万两千四的建议售价,荣登最廉价机器人手机王座,不过别忘了,空机价格多个一两千,就可以买到HTC的刺青,或是忽然跳楼拍卖的三星银河,前者拥有完整的Sence界面,后者有华丽的Amoled显示器,更重要的是,两只都有完整的Google服务。对于多数Android的使用者,很大的购买诱因就是因为可以与常用的Google服务整合,而且可从Market下载众多新鲜的小软件(当然你也可以想办法把apk弄下来硬装在Z1上,不过搞这么累不就跟WM手机之前没两样了...),软件资源将是智能手机的重要战场,然而台湾人相较于日、韩、欧美,对软件付费的概念仍较薄弱,S Market如何战Google Market大鲸鱼,倒是值得观察。
远传虽想透过未来的付费机制吸引部份软件开发者投入S Market,不过还是回到鸡生蛋、蛋生鸡的概念,如果S Mraket吸引不了消费者,开发者宁可转战Google Market、Apple Store甚至微软的Windows Marketplace for Mobile,老实说,以一个消费者的观点,假设号称智能型手机,可用资源却相当贫乏,基本上跟封闭式手机也没太多差异了,如果只是为了可以手机上网,相信还有更多更便宜的选择,小弟只能祝福远传的策略能够奏效,更由衷期待目前免费测试期过,市场内除了写真图片软件以外能够更丰富一点。OS:某大老阿...这是手机可不是ETC耶...消费者不爽S Market的确是可以不要用的XD
以下附上与Magic、Galaxy的尺寸比较,三者宽度相似,Z1长度介于两者间,也是三只手机当中比较厚的 。
.jpg)
.jpg)
.jpg)
远传虽想透过未来的付费机制吸引部份软件开发者投入S Market,不过还是回到鸡生蛋、蛋生鸡的概念,如果S Mraket吸引不了消费者,开发者宁可转战Google Market、Apple Store甚至微软的Windows Marketplace for Mobile,老实说,以一个消费者的观点,假设号称智能型手机,可用资源却相当贫乏,基本上跟封闭式手机也没太多差异了,如果只是为了可以手机上网,相信还有更多更便宜的选择,小弟只能祝福远传的策略能够奏效,更由衷期待目前免费测试期过,市场内除了写真图片软件以外能够更丰富一点。OS:某大老阿...这是手机可不是ETC耶...消费者不爽S Market的确是可以不要用的XD
以下附上与Magic、Galaxy的尺寸比较,三者宽度相似,Z1长度介于两者间,也是三只手机当中比较厚的 。
.jpg)
.jpg)
.jpg)
还有几张用Z1拍的照片,大致上就是一般手机相机水平,标准的 "低光死" ,就尽量挑一些光线比较充足的噜。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