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惊艳设计,苹果绝杀

2007年1月10日,苹果公司推出了令人期待已久的音乐手机iPhone。和苹果公司每次出手都会出人意料一样,iPhone又以其充满设计气息的外型和功能设置,让整个设计行业乃至电子行业为之震动,人们不在意苹果公司是否还是一个计算机公司,也没人注意苹果电视即将问世。iPhone成为这一周所有视线的焦点,关于iPhone的讨论,充斥了整个网络。在著名IT社区digg上,数字已经超过了15088,评论数超过了1224的历史纪录。



    

  
    


    


    


       毫无疑问,iPhone将成为手机历史上的里程碑。因为Apple又一次修改了音乐手机的游戏规则,它将iPod、网络电话和互联网联合在一起,和google 地图、雅虎信箱合作,带触摸控制技术,200万像素摄像头,8GB的容量大小,同时支持3G技术的收音最终实现iPod的音乐+智能手机的通讯的完美集合。从理念到外型,它都与我们日常所见的手机截然不同。

  因此,借着iPhone的推出,苹果公司也顺势改名,决定成为一个以电子消费产品为主的电子公司,灵魂人物乔布斯将这次转型视为苹果公司的一个巨大转变,他认为iPhone其重要性与公司历史上两项最重大的创新Macintosh电脑和iPod相提并论。

  事实上,从iPod问世以来的6年里,iPod几乎已经成为苹果公司的代名词。每一代新iPod都是当时的一个惊喜,新技术和新设计融入了它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制造了21世纪崭新的商业生态系统,不仅包括卖了7000万台以上的iPod,他们还在苹果的iTunes网络音乐店上卖掉了15亿首歌曲,以及5000万部视频节目,同时从音箱到皮套,从挂绳到车载充电器,累计品种已经超过了2000种。

  是什么造就了iPod+iTunes创造的商业神话?什么是iPhone让人期待的真正原因?是设计的无处不在,是技术的屡屡创新,还是简洁的苹果设计文化,恰好成为了这个繁复的商业文化中新偶像。

  千奇百怪的前iPhone

    


    


    


    


     


     


  苹果手机,iPhone在传闻中已经让人期待了一年多了,其间不断有各种各样的iPhone外型泄漏,包括苹果粉丝们自己设计了各种各样的iPhone。今天再回头来看这些假iPhone,倒也充满设计趣味。

  历史最小的iPod

     


     


  iPod flea,iPod小跳蚤,容量只能装一首mp3,配备为一小时的内置电力。此商品有专门的广告。

  特征是,像糖果般的色彩,可以随意换外壳,对于小朋友,也可以设计可供食用的巧克力外壳。控制需要提供flea专用放大镜。当然是选配对象,如果想要自行播放音乐,您必需购买这项配件。iPod flea还配以专用的iPod flea项圈,容许使用者加挂更多的flea。最多可承载数量为6枚。也可以将这个项圈挂在爱犬脖子上。

  令人惊奇的ipod Hi-Fi店面橱窗设计

    


  令人惊奇的ipod Hi-Fi店面橱窗设计,iPod Hi-Fi是Apple自己生产的iPod配件。

  iPod大楼

     


  由于iPod已经成为当今美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青少年的宠物,美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因此,iPod和它的衍生品无处不在。包括知名设计师设计的iPod外衣、iPod智能慢跑鞋以及iPod触控包等等,去年12月底,我们得知,居然有一个iPod大楼即将出现。

  预想中的这座建筑是住宅楼,名字叫做iPad residential tower,是由当地房地产公司Omniyat Properties以及中国香港James Law Cybertecture International设计公司联手打造的。设计工作已经交给了香港科建国际公司的老板,建筑师罗发礼,明年初就可以拿出设计稿,整个建筑预计在2009年完成。

  6岁的iPod如何改变世界

    


    


  谈起苹果公司在iPod上的成功,设计绝对成为其根本原因。从台式机、笔记本到iPod,苹果始终影响着电子产品界的审美观,而恰当并独特的设计,不仅让苹果公司的iPod有了惊人销量,同时也拥有了全球的上百万的iPod粉丝们,促成了iPod的独特文化,造就了21世纪后第一个商业神话:五代不同的iPod,总共只有13个品种,却在6年时间卖掉了7000万台。与此同时,iTunes音乐商店所开创的模式,几乎成为手机生产商和全球3G网络运营商都在模仿的方向。而今天,iPhone的诞生再度改写了传统模式,向未来提出了新的挑战。

  若谈到iPod的设计,就不能不提到它的主人乔布斯。1976年乔布斯和同伴组装出第一台苹果电脑,世界从此走向了个人信息化时代。1984年,他推出麦金塔电脑(Macintosh),率先将图形操作界面和鼠标介绍给世界。1985年夏天,30岁的乔布斯离开苹果,创立了一个公司,公司名字就叫Next("下一个"),然后目睹着苹果公司和微软的竞争,然后走向衰落。在这个过程中,他清楚地认识到一点,无论何时,公司都必须确立产品导向的文化。

  1997年,乔布斯回到苹果,首先先和微软和好,对方那里要到了Office和IE的苹果电脑版权。然后他出手了。这就是我们看到的,1998年,苹果公司推出的iMac,这款拥有半透明的、果冻般圆润的蓝色机身的电脑重新定义了个人电脑的外貌,并迅速成为一种时尚象征。推出前,仅靠平 面与电视宣传,就有15万人预定了iMac,而在之后3年内,它一共售出了500万台。

  iMac肯定是iPod的一个前奏,他们拥有同样简洁时尚的外型,某种契合时代的设计感,"Think Different"(另类思考)开始成为苹果的广告词,苹果继续向着乔布斯一向强调的"insanely great"(酷毙了)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乔布斯不停的提出新理念,试图依靠新产品巩固苹果的力量。然而,单纯靠传统计算机行业,乔布斯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这时,他注意到了网络音乐的崛起,那时免费音乐共享软件Napster已经成为全世界网民的英雄,作为鲍伯·迪伦与甲壳虫的歌迷乔布斯,很自然地进入数字娱乐业。

  2001年,他先推出了音乐软件iTunes,口号是:"扒歌、混制、烧盘"(Rip. Mix. Burn.)。随后,他要求他的工程师设计一个小型操作系统,开发出像iTunes一样适于消费者存储、检索音乐的操作界面,同时,这个播放器还必须能与电脑高速互动,拥有完美的界面和外观。仅用了9个月时间,iPod即告完成。2001年10月iPod发布时,399元的价格让很多人不乐观,甚至有批评人士玩笑说iPod四个字母代表"idiots price our devices"(白痴给我们的产品定的价)。

  然而,iPod在第二年一旦开始适应PC,就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下一步就是看乔布斯如何制造新市场。当时,大家还在为盗版免费争吵,他率新更新了iTunes,从世界五大唱片公司拿到了100万首歌曲的合同。虽然每次以99美分销售一首歌,它要向唱片公司上缴65美分,但它毕竟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联合了全球五大唱片公司的在线音乐商店。最初,他们预想在前六个月内卖出100万首歌,但达到这一预期只用了6天。

  今天iPod超越电子产品的范畴,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种符号、一个宠物以及一种身份表征。它的成功来自于苹果简单的创新理念"将每种科技发挥到极至,既能让人们吃惊、兴奋,又知道如何使用它。"同时,也来自乔布斯的个性,据熟悉乔布斯的人士称,几乎每当苹果的重要产品即将宣告完成时,乔布斯都会退回最本源的思考,并要求将产品推倒重来。以至于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病态的品质,完美主义控制狂的标志。

  在具体点来说,iPod的特点是绝对强调造型美,强调容易使用,同时,iTunes Music Store的成功配套和绝对强劲的宣传,也成为重要特点。乔布斯认为音乐无处不在,而iPod告诉我们设计也是无处不在的,设计的成就绝对不仅仅是外型,是商业,而是群体的智慧和个性的魅力。

  Ipod成长史

  2001年11月10日,苹果开始销售第一台iPod,到年末时,iPod一共售出约125,000台。第一款iPod,使用硬盘作为载体,这一款iPod容量为5G,可以储存1000首歌曲,但仅能在MAC环境下使用。

  2002年7月17日,苹果发布了新产品:PC版本的iPod、20G版本的iPod、10G及20G版本的iPod。新版使用触控键盘代替转动式转盘。同时iPod降价。

  2003年4月28日,苹果发布了第三代iPod,以及为MAC用户提供音乐的iTunes商店。这一代的iPod相对之前的产品要轻薄、小巧,配备了底座以及触控键盘,兼容MAC和PC。iTunes音乐商店以每首音乐价格为0.99美元,还没有对PC用户开放。

  2004年1月6日,苹果发布了iPod mini,提供五种颜色。新iPod有着更简单的操控方式,2月17日发布当天,各卖场销售一空。

  2004年7月19日,苹果正式发布了第四代iPod。

  2005年1月14日,苹果发布了Pod shuffle。这款产品革命性在于,它没有屏幕,是iPod成员里身材最小的,价格最低的,有512MB和1GB两种型号,可以作为闪存使用。iPod shuffle的销量火爆却是事实。

  2005年9月8日,nano问世。17天之内销售100万部,创下销量奇迹!

  2005年10月13日, iPod 5代问世。此时,iPod确立了自己的视频产品,同时确立了未来随身听的发展方向。

  2007年1月10日,发布iPhone。全世界为之震动。(本版撰文 张玥晗)
 

来源:《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关莹)


标签:iPhone 设计 苹果 绝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