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专栏:USB与行动设备的情意节

文章分类:精彩杂录, 外围设备

[撰文:Bobby Tung]

iPad 2有什么缺点?」想必在各大媒体的 "教育" 下,大伙儿都能如流应答:1.没有USB、2.没有SD卡读卡机......Apple在1998年推出搭配USB的初代iMac时,大概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么一天,「没有USB」会成为自己的产品的缺点。称USB为个人电脑中最重要、最伟大的接口一点都不为过,但是对于智能型手机也好、平板电脑也好,USB真的是必要的接口吗?

USB是伟大的遗产,但不会传承到后PC时代


USB的好,人人皆知。要是嫌现在电脑使用时间太长,还可以插只小QB来消耗电池。
对于个人电脑来说,USB已经成了神一般的接口,尽管跋扈如Apple,在MacBook Air上大砍接口,连以太网络接孔也敢删除,还是留下了一组USB。(在新款13寸机种还又加上一组)在2011年的今日,谁还找得到过去那些Parallel Port、COM1、COM2的外围配件?又有什么应用必须得用到这些陈旧的连接槽呢?(当然还是有啦,请各位科科们留言响应说明。)

除了随身碟、随身硬盘以外,凡举打印机、扫描仪、键盘鼠标、外接D/A转换、耳机扩大机、MIDI控制器、Webcam、电脑喇叭、读卡机、ATM芯片读卡机、MSN小绿人、电风扇、茶杯保温器、LED灯、小Q......无不通过USB传输与供电。

但是USB外围设备看似通用,其实还是有其局限。想必各位都曾有过这样的经验,买来的打印机安装完后就把盒装和光盘都扔了,然后重灌时才发现没有驱动程序,于是得花时间在网络上搜寻、下载。或者帮学妹重灌时,发现屏幕上那只光华卖个几百元的Webcam生产者早就倒闭,苦寻驱动程序不得只能自掏腰包再买一款送她(尽管她不会和你视频通话)。

就拿Webcam来说,虽然有著名为UVC(USB Video Class)的标准,但在各家差异化,有的支持对焦、有的支持720p、甚至1080p的状况之下,就算USB再通用,也还是需要驱动程序配合。

当然你不会想要把这些设备接上智能型手机使用,除非这些配件能有对应的App。至于平板电脑,除非OS使用的是Windows 7,不然你也不会认为这些USB设备装上以后能够正常运作。所以行动设备要不要USB的问题,并不是能否使用外围的问题。



深入探讨:行动装置的储存问题

虽然iPad有着64GB容量的版本,但实际上来说并不够用。如何输入档案、传出档案都是问题,小档案能用云端解决,大的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NAND Flash就是这么贵,虽然iPad有着64GB版本,但是真的够用吗?删除Apps或者照片、影片来释放空间容易,但是输入就是个大问题了。这边以两个情境来说明:
  • 状况1:
    某位抓片高手NAS中塞了数TB的影片,为了让女朋友在iPad上看,不仅转成H.264格式,还连字幕都一并外挂好了。但当他把装满影集的硬盘交给女朋友,开开心心的拿回家时,收到了抱怨的电话:「我要怎么把影片传到iPad里?一定要通过iTunes同步嘛?」虽然这制造了半夜驱车杀进女孩家中的借口,但也解释了iPad这些号称「后PC时代」装置当下的缺陷,就是还是得靠PC来传输档案。当然,有着这样的需求,也就会有人生产对应的设备。Sanho就推出了名为HyperDrive的产品,让影片、照片能通过iPad Camera Connector以USB接续、输入。为了解决供电不足的问题,这颗硬盘甚至还内置电池。
  • 状况2:
    广告公司的AE带着他的iPad到客户处作简报,当场就敲定了合作案。客户将要提供给他的各种数据存在随身碟中请他复制一份,但这位AE手上只有iPhone和iPad。资料大约有着4、500MB,身为AE的你,会大气地要求客户刻成光盘给你?或者通过DropBox分享嘛?

嗯,不能说这是Apple的问题,行动装置如果想要USB一接就直接传送档案,除了通过OS支持以外,就只能利用USB On-The-Go这行之有年的科技。别说Apple的iPad不支持了,大多数的设备也都没办法办到。从维基百科上的资料来看,大概只有Nokia N8、Samsung Galaxy S2和Dell Streak平板有支持。

绕了一大圈以后, iPad不支持USB是个缺点这件事,似乎在这应用上有了个解释,但就算支持USB On-To-Go,档案存放在哪儿,对于iOS来说更是个问题,这点稍后再谈。

喔,云端储存是个好的解决之道,不过当下还有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各位瘾科技的读者应该都会申请固定IP、注册Domain、设定NAT穿出,让iPad上的App能直接连到家中的电脑或NAS串流影片、音乐。但是对于一般使用者来说,绝对不是件易事。大概要等到IPv6普及以后,让设备与设备间互相联机变得更容易后才会有解。而网络速度更是个症结。



Apple 30Pin接头会改良?或取消?以及iOS的下一步?

iOS于设计上就是将每个App的数据分开管理,就算未来能直接与储存装置连接输入档案,大概也要iOS画出个独立的数据储存区块来存放。



顺便来谈谈Apple的30Pin接头的问题。Apple 30pin Dock Connector最早出现在2003年的第三代iPod上,里头包括:立体声Line In、Line Out,视频输出、数据传输、配件认证等等,过往甚至还兼容于Firewire的供电和数据传输。这个接头满足了Apple将接口减少到最小限度的设计需求,由于并非开放标准,配合Apple的外围认证机制,更为i设备打造出完整的生态体系。

但也就像个黑盒子一般,阻断了通用性。而Thunderbolt与USB 3.0是否会取而代之?从这篇的分析看来,似乎还没这么快。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随着iOS 4.3扩张AirPlay功能、加入iTunes Home Sharing后,要是未来与配件都以无线连接、加上无线同步的功能,或许就如Apple之前申请的专利一般,iPad也好、iPhone也好,都仅有着充电的MagSafe接口也不是不可能。不过要是Apple走在那么前头,大概「iPad没有USB」会成为永远的缺点也不一定。

另外,iOS或许也得做出结构上的调整。Android的档案系统是共通的,所以你将影片、照片、音乐塞到记忆卡、插上手机后,内置的各种应用会自动扫过一遍以呈现。但是在iOS中,每种应用程序的数据是分开的,音乐同步到iPod中、照片进到照片、影片进到影片,彼此之间仅能通过Apple提供的API存取。也因为如此,像Air Sharing、File Magnet这样的App因应而生,就是纯粹作为档案储存使用。

Apple如果在意当下iOS设备与外接储存设备的档案存进、存出问题,或许可能在iOS中新增档案储存使用的区块,并且让硬件支持USB On-The-Go的功能来让iPad能不通过电脑、网络直接交换档案。不过依照Apple一贯的态度,他们最终是会删除iOS设备上充电以外的所有接头、让一切通过网络传输,也不愿意去支持什么USB的。

看来小QB想要 狗干 硬上iPad 2是没机会了。


标签:专栏 USB 行动 设备 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