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些用WM设备的朋友,第一次用iphone都惯性的想用指甲去操作iphone,结果会很惊讶的发现,怎么点也没用,等了解到原来要用肉才行,又开始担心这样操作的误触几率是不是太大,结果一段时间后发现iphone挺好用。
反之也然,iphone吸引了一大批从没有用过智能手机的用户,作为接触的第一只智能手机就是iphone的用户来说,试玩HTC Touch系列机器时,都惯性的想要靠触而不是压来操作,结果自然得到很差的体验(谁让你HTC设计个平面屏幕,宣称高灵敏呢)。
再怎么高灵敏,电阻屏没压力也不会有反应,灵敏度区别只在于操作需要的压力大小,明白了这一点再重新体验HD,会更顺手一些。
到底有多灵敏?几天使用下来大致感觉是,如果以iphone完全不要用力为标准,那不贴膜HD有百分之90的iphone敏感度,贴膜后下降为百分之80。
除了屏幕灵敏度外,HD受争议较多的另一点就是没有方向键,传统WM设备不管是滚轮,光学鼠标还是D-Pad,方向控制按键几乎是必备的,因为WM的菜单布局不太适合纯靠拇指触摸,而很多时候用笔也不方便。
没有方向键的HD到底在操控方面表现如何?
一,得益于大屏幕,HD可以将WM经典的菜单和图标显示的比较大,这样就更方便拇指点击,减小了误操作可能性。而且HTC将开始菜单改的更宽更适合触摸操作(如下图所示)。在一些地方,如输入法切换上,HTC也做了特别优化,加大了候选输入法宽度,各种WM的系统菜单也加大了宽度。

操作程序设置菜单和资源管理器,在windows文件夹内拖动,视频
二,加入了几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操作的指划动作支持,这样在程序界面等大部分地方都无需再用到传统的WM操作方式---滚动条拖动或方向键定位,只要按住屏幕任意地方上下左右的拖动即可。甚至在email程序内,都可以通过左右滑动来切换不同账户,上下滑动拖动email列表当然也不在话下。
email指划操作视频
三,touch flo 3d本身针对打开程序和设置做了优化,flo 3d的程序launcher借鉴了iphone,安装的任何程序都可以加入到这个launcher内,唯一的遗憾是程序图标数量有上限,贴心的是如果有未添加入launcher的程序,也可以通过程序界面左下角的所有程序软按键列出所有程序。
而设置界面除了列出最常用的设置外,左软键可以进入传统WM设置界面。
touch flo界面和之前评测音乐播放的界面一样,切换不同分类可以通过左右滑动屏幕,可以点住下方图标后拖动,也可以通过直接点下面的分类图标来切换。
touch flo界面和之前评测音乐播放的界面一样,切换不同分类可以通过左右滑动屏幕,可以点住下方图标后拖动,也可以通过直接点下面的分类图标来切换。

touch flo 3d指划操作,详解程序launcher和设置界面操作视频
以上三点配合比一般电阻屏更灵敏的感应,HD可以做到无需触控笔操作,而且大部分时候可以单手完成操作------前提是,手比较大,女性想一手掌控HD不太可能。
看完上面一些操作视频后再以图片浏览为例看一下HD单手操作。
图片浏览软件也是通过指划操作,但是由于不支持多点触摸,所以放大缩小图片通过画圈来操作。 指划操作的流畅程度依然和是否适应该屏幕有关,在使用几天HD适应了屏幕后,我使用该图片浏览器可以说无障碍。
画圈放大的一个优点是,程序依所画圈的大小来放大圈内的东西,并自动定位圈内为图片显示中心点。放大级别和画圈大小有关,圈大那放大级别就小,圈小放大级别大------很符合逻辑,圈大说明只要放大大范围内的东西,不用放大多少就达到目的;圈很小,就要把很小的圈内包围的东西放大到全屏,自然要放大很多。 详细操作可见视频
画圈放大的一个优点是,程序依所画圈的大小来放大圈内的东西,并自动定位圈内为图片显示中心点。放大级别和画圈大小有关,圈大那放大级别就小,圈小放大级别大------很符合逻辑,圈大说明只要放大大范围内的东西,不用放大多少就达到目的;圈很小,就要把很小的圈内包围的东西放大到全屏,自然要放大很多。 详细操作可见视频
图片浏览器操作视频
每换一个新系统,使用者都需要花时间去适应,诚然HD的电阻屏无法做到一碰就有反应,但明白屏幕原理后,适应了这块屏幕需要的力度,HD的指划操作的确可以在大部分时候替代方向键。
但有时候光靠指划拖动还是不太方便,比如铃声设置之类有下拉菜单的地方,没有方向键只靠拖动确实也可以完成设置,只是拖动操作会让下拉列表滚动的很快,要反复拖动才能定位到需要的那个选项。针对此问题,HTC给出了虚拟方向键的解决方案,如下图,HD内置的全键盘输入法带有方向键,在设置铃声等地方就派上用场了,表现和实体方向键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详细操作请看视频)。
这个虚拟方向键,只要是能呼出输入法的地方就可以使用,配合输入法的回车来确认选择,可以完成D-Pad能完成的工作。
但是,这个虚拟方向键只存在于HD自带的三个键盘输入法内,换用梅花,A4和spb键盘后没有这个虚拟方向键,需要使用时必须切换会自带的三个键盘输入法。
但是,这个虚拟方向键只存在于HD自带的三个键盘输入法内,换用梅花,A4和spb键盘后没有这个虚拟方向键,需要使用时必须切换会自带的三个键盘输入法。

虚拟键盘切换铃声视频
最后,HTC在设计HD时有比较失策的地方---贪高大全,硬要上3.8寸屏幕。因屏幕很大,难免加宽机身,加上HD屏幕周围的边框也不窄,直接导致手小的人单手操作时大拇指要点到屏幕任何 地方不太容易,比如屏幕右上角的自带任务管理器,放在那里对习惯左手持机的人来说是个灾难,唯有换用其它更适合的任务管理软件。

换用这样的任务管理更便于操作

观点:
类似我这样5,6年wm用下来再跳到iphone,一年多iphone使用经验再转用HD的人,应该不会在使用上有什么障碍,反而会幸喜HTC带来的WM新体验(和钻石不同的是屏幕更大,误触几率大大减小,指划驱动更灵敏)。
可如果从未使用过iphone的铁杆WM饭,可能会无法一下掌握指划操作的精髓而总想着滚动条和方向键,从而无法适应。
另一方面,从未使用过wm,智能手机上手就是用iphone的用户,也将面对适应电阻屏和wm特有菜单的问题。
这样看来,可以轻松接受并上手HD的用户群范围不是很大,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听到针对HD的批评估计也不会少。
类似我这样5,6年wm用下来再跳到iphone,一年多iphone使用经验再转用HD的人,应该不会在使用上有什么障碍,反而会幸喜HTC带来的WM新体验(和钻石不同的是屏幕更大,误触几率大大减小,指划驱动更灵敏)。
可如果从未使用过iphone的铁杆WM饭,可能会无法一下掌握指划操作的精髓而总想着滚动条和方向键,从而无法适应。
另一方面,从未使用过wm,智能手机上手就是用iphone的用户,也将面对适应电阻屏和wm特有菜单的问题。
这样看来,可以轻松接受并上手HD的用户群范围不是很大,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听到针对HD的批评估计也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