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是金”--金文设计13年体会一

99年粤港信息时报刊登过一篇关于我的设计报道,题目为"设计是金"。时隔多年,这四个字仍然代表着我对设计的一种体会与理解。 第一层涵义不言而喻:无论看上去是自大或是自信,这四个字都在督促我全身心地投入,从而试图将设计做到最恰当、最完善。因为在我看来,没有绝对完美的设计,作为设计师只能追求恰当与完善的设计。所谓恰当就是结合现有技术、市场及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等因素,做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的设计;所谓完善就是尽可能关注产品中的每一个细节,追求一种合情合理的综合性设计。 第二层涵义也显而易见: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不能创造效益、财富的设计,不管是自嘲还是自傲地在设计前面再加上两个字:"概念",终究不能算做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设计师包括我自己在内,往往抱着自己最初的想法与设计不放,总认为别人无法看到其中的"高含金量",然而真正能够让别人接受你的想法和设计,就必须做进一步的提炼,在这个提炼的过程中,或许自己就会发现其中的含金量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高,要么不值得去提炼,要么根本无法提炼;当然如果真正提炼出来了,具有高含金量的设计一定会有企业愿意投资运作,从而发挥其创造效益、财富的功效。因此,设计的行业属性注定设计师仅仅只能看上去有点自我,但确实不能太自我。要想决心以设计立业,就一定要把设计放在一个经济活动中,而不是一个艺术活动中去思考、提炼,因为设计是整个创造效益与财富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 第三层涵义自然是想倡导设计的重要性,如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话,已经有许多国家的先例证明:设计一定是第一竞争力。事实上,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虽然设计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我们的第一竞争力不可能是设计,而是低成本。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之上的。很显然这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但是,我们能够依靠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到底还能走多久?因为有迹象表明我们的企业在低成本的竞争策略的驱使下,已摇摇欲坠。如果不能逐步将设计作为第一竞争力来取代低成本,的确前景不容乐观。因此,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都要大声疾呼:"设计是金"。 而重视设计,把设计作为第一竞争力的根本还是在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真正加强,与此相比,其它任何形式的"重视",不容置疑一定都见效甚微,如同隔靴搔痒。 13年的产品设计职业生涯的确感触颇多,在此我想以系列设计随笔短文的形式发表出来,以供大家探讨。在此郑重提示:如有错误之处,敬请指正;如有得罪之处,敬请谅解;如有可取之处,仅供参考。

标签:设计 金文 13年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