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汽车碰撞,安全带,失效,模拟仿真
1.引言
当今汽车各种安全保护装置中,安全带是最简单且有效的,它能较好的约束住乘员,避免人体与车舱内部件发生剧烈二次碰撞,更能保证人体良好的运动轨迹,配合安全气囊给予乘员最佳的保护。
在碰撞中由于某些原因有时会发生安全带系统结构破坏,造成安全带的保护作用失效的情况。本文就某次在碰撞过程中安全带系统被破坏的整车正面碰撞试验,尝试运用PAM-CRASH软件对安全带的失效进行模拟。在该次碰撞试验中,在52.8ms时三点式安全带的带扣与座椅连接处发生断裂。
2.PAM-SAFE安全带系统模型
PAM-SAFE中的安全带系统模型和真实的安全带装置一样,由卷收器(RETRACTOR)、肩带滑环(SHOULDER SLIPRING)、带扣(BUCKLE SLIPRING)、固结锚点(ANCHOR)和织带组成。(见图1)
图1:PAM-SAFE中的安全带系统
肩带滑环(SHOULDER SLIPRING)、带扣(BUCKLE SLIPRING)都是使用Slipring模块来描述的。两者在具体的参数定义上有所不同。
所有经过滑环(slipring)发生滑移的单元必须定义为205号材料。既然滑环算法允许单元的滑移,则每个滑环可以用一个分隔节点来方便的描述。而连接于滑环的两侧织带间的节点的运动受到滑环节点的约束,两者运动轨迹保持一致。当一个单元滑过滑环时,与滑环相连接的单元号和受约束节点号则自动更新。滑环节点可以将其固定,或连接在模型的其他部分上。作用于滑环的载荷会自动转移到滑环节点上。
由于膜单元与卷收器模型及滑环模型不兼容,所以织带在卷收器、肩带滑环和带扣的附近需要使用杆单元。在织带与人体相接触的部分使用膜单元。杆单元和薄膜单元的材料需要分别定义。[1][2]
3.安全带失效模拟模型的建立
在建立安全带系统模型时,RETRACTOR、SLIPRING、ANCHOR一般是直接在车身结构上选取相应坐标的节点来定义的。但是由于要模拟带扣与座椅连接处发生断裂的失效,所以在定义带扣(BUCKLE SLIPRING)时需要在相应坐标建立一个自由节点,然后在此自由节点上定义BUCKLE SLIPRING模块。
在PAM-CRASH前处理软件GENERIS中,将定义了BUCKLE SLIPRING的自由节点和座椅骨架相应节点定义为一个刚体,即模拟正常情况下安全带的连接。接着需要定义该刚体中的SENSOR设置。在刚体的SENSOR定义中,可选的SENSOR类型必须是“逻辑功能开关”。先需要定义一个SENSOR,选择类型为“逻辑功能开关”,其描述曲线见图2:
图2: “逻辑功能开关”定义曲线
4.计算模拟结果
计算生成的碰撞过程序列图如下:
图3: 碰撞过程序列图
计算模拟得出的人体头部伤害指标HIC值为976,试验的HIC值为948,两者误差为2.95%,有着较好的精度。
5.结语
汽车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对乘员的保护作用是很有效的,它能约束住受到巨大冲击惯性力的人体的运动状况,避免人体与车舱内部件发生剧烈二次碰撞,更重要的是安全带的有效约束作用能保证人体良好的运动轨迹,即大致在车身纵向运动,以达到配合安全气囊给乘员良好的保护作用的目的。所以如果在碰撞过程中安全带系统被破坏,那么对乘员的运动响应和伤害指标的影响是很大的,是不能不考虑的。
本文运用PAM-CRASH软件,将安全带带扣(BUCKLE SLIPRING)定义在自由节点上,再把该自由节点与结构上的节点定义成一个刚体,通过设置刚体失效的“逻辑功能开关”,在某时刻触发使得该刚体失效,从而实现了对安全带带扣连接处断裂的模拟。从计算模拟结果看出,该方法能较好地模拟碰撞过程中的安全带失效情况。
参考文献:
1. PAM-SAFE TRAINING MANUL, ESI Software South East Asia Office
2. PAM-CRASH/SAFE 2002 THEROY NOTES MANUAL,ESI Softw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