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的产品设计从50年代以后,已经显示出对新的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和弹性,但它的主要精力还一直在考虑满足顾客对产品功能的需求上,而对式样问题并不十分关注。1978年日本索尼公司出品的walkman卡式录音机,是日本产品进入式样化阶段的标志,因此被许多设计理论家认为是日本工业设计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象征。 二战结束以后,1946年盛田昭夫和井深共同创建了TTK公司,1958年,公司取名为索尼(SONY),出自两个考虑,一个是英语的"音响(sonic)",另外一个是英语的"乖孩子(sonny)",利用这两个字眼的谐音组合而成,四个字母,两个开音节,全世界基本读音一样,因此具有非常容易记忆,积极联想的功能,对于促进索尼产品销售,建立积极企业形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978年推出的享有盛名的随身听对大众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电子产品,据说是索尼公司主席盛田昭夫在打网球时不经意设想出来的,运用索尼的电子技术,设计一种小的既可收音又可放磁带的装置,可方便人们放在口袋里或别在皮带上,小型的耳机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 ![]() 索尼的随身听是一种现代高技术与个人化结合,并与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商业利润联系在一起的产物,最开始发明的样式与后来的有立体声、低音、一系列控制按钮、调谐度盘的样式已相去甚远了,刚生产出的随身听,与其他许多电子革新设备一样,都是昂贵的。 从那时起,索尼公司每年都不断改进随身听的式样,虽然在功能和结构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在式样上年年不同,这与美国汽车设计中的"有计划废止制度"如出一辙。70年代前索尼与其他公司的录音机,大多采用铝制的外壳,80年代后塑料以明显的优势完全取代了铝,同时微电子技术与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很快就体现在随身听这样的电子产品上。随身听的发明也表明,日本在产品设计上开始注意随时将新材料和新技术运用到设计中,以保持在市场中的崭新形象。 |